学工部组织师生参加“沉浸式”大思政课——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市委教育工委于12月11日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举办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沉浸式’大思政课”专场,我校50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者聂耳所创作的歌曲和器乐曲为核心内容,以聂耳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为脉络线索,以戏剧与音乐作品相结合的舞台手段为整体结构方式,凸显合唱艺术而创作的新型舞台剧,传承了聂耳音乐文化精神,发展红色音乐文化。
悠扬的音乐声与钟声中,演员缓缓登台。整部剧以时间脉络展开,从1927年的《牧羊女》到1934年《码头工人歌》和1933年《卖报歌》,从1934年《飞花歌》到1935年《铁蹄下的歌女》,澎湃的乐团演奏、群体合唱与人声独唱中,一句句歌词“黑暗的现实、渺茫的理想”,以及主人公聂耳的一声怒吼“一辈子就这样吗”,将聂耳维护底层劳苦大众根本利益的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生,不过一死”,而聂耳要“打倒恶社会、建设新社会”,正如1934年一首《毕业歌》中的歌词,“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在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在与明月歌舞剧社主办者黎锦辉的强烈情感冲突中,他毅然选择离开笙歌曼舞不管世事的明月社,结识生命中一位挚友——田汉,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活动创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赴苏联学习。学成归来却接到田汉被捕入狱的消息以及未完成的《义勇军进行曲》填词,悲愤痛苦之中他谱出《义勇军进行曲》,说出“在这个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我们要有自己的革命歌曲”振奋人心之言!
整场剧目以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收尾,全体观演人员起立参与合唱,嘹亮的歌声中,师生们仿佛跨越时空感受到苦难中奋力求解的中国人民的斗争和对未来的胜利信心,感受到当年抗日救亡、不畏强暴、英勇奋斗深刻不朽的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通过此次2024年秋季学期北京高校“艺术家领读经典”市级“‘沉浸式’大思政课”活动,同学们了解学习到聂耳先生的生平贡献,他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前行道路,其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更是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谱出了时代最强音。
附:学生感悟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24级经济学类本科生宋金烜:观看完昨天的‘沉浸式’大思政课《聂耳的歌》,我被这场盛大恢弘的演出和聂耳的生平经历以及可贵精神深深震撼。青年不仅要学好知识增长才干,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正如剧中歌词所说“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翻卷起时代的暴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要勇担时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金融学院2024级金融专硕张笑涓: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上演的《聂耳的歌》‘沉浸式’ 大思政课,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音乐经典和英雄事迹。这场沉浸式的体验仿佛让我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抗争的年代,回到了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深刻感受到聂耳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这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对历史的又一次深刻缅怀与致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更加坚定地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当铭记聂耳的卓越贡献,把这份深沉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际商学院2024 级工商管理类本科生杨雅麟:很高兴能参加北京市沉浸式大思政课《聂耳的歌》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聂耳音乐的不朽魅力。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聂耳的精神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聂耳的作品极具时代性,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感。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聂耳歌曲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激发了我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音乐,我感受到了聂耳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爱,也坚定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